推广 热搜:

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下月举办,首次打造民营经济专区网友刷爆了

   更新时间: 2025-05-17 01:05  发布时间: 9小时前   2720
核心提示: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将于6月5日-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博览会旨在全面展现绿色低碳领域技术成果最新进展和未来探索方向,加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本届博览会以“走向碳中和之路”为主题,由主题展览、系列论坛、贸易对接三大板块构成。5月1

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将于6月5日-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博览会旨在全面展现绿色低碳领域技术成果最新进展和未来探索方向,加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本届博览会以“走向碳中和之路”为主题,由主题展览、系列论坛、贸易对接三大板块构成。

5月16日下午,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通气会,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明林,上海市贸促会副会长顾春霆分别介绍了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有关情况。

2025年5月16日下午,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通气会。 澎湃新闻记者 徐亦嘉 图

首次打造民营经济专区

顾春霆介绍,本届博览会展会规模预计4万平方米,超过300家国内外头部企业集中亮相。主题展览覆盖能源转型、低碳交通、节能增效、循环经济、低碳服务、实践探索六大板块,同时设立上海市各行政区专区、一体化解决方案专区、“两新·焕新”专区、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专区、生物柴油推广应用专区、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专区和省市绿色低碳联合展区。各专区以“小而精”的规模,实现“专而强”的突破。

一是设置“两新·焕新”展示区,驱动产业升级与生活革新的双引擎。2025年“两新”政策的加力扩围,为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背景下,本届博览会首次聚焦“两新”,重磅打造“两新·焕新”展示区,众多行业领军企业齐聚一堂,携覆盖大规模设备更新与消费品以旧换新的相关领域的创新成果亮相,集中展示“两新”绿色成果。

二是汇聚民营经济“绿色新势力”,为绿色产业注入科创活力。本届博览会首次打造民营经济专区,重磅集结了一批专注于碳中和多元应用场景的专精特新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打造“绿色新势力”。这些怀揣硬核技术的企业,既在细分赛道上精耕细作,更主动对标国家“双碳”战略,为工业制造、交通运输、数据服务等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实操范本。

三是打造全球绿色服务赋能平台。本届博览会持续拓展低碳服务板块,创新性打造由绿色金融机构、第三方检测认证、国际法律咨询、全周期碳核查四大核心服务集群构成的服务枢纽,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低碳服务。

四个平行论坛构建多维度交流平台

展会期间,将举办开幕式和四个平行论坛。开幕式将于6月5日上午举办,设置主旨演讲和案例集发布等多个环节。演讲内容聚焦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绿色投融资、绿色技术应用等。

四个平行论坛包括:碳双控体系建设与地方实践创新论坛,帮助地方发展改革委深入了解国家碳双控政策导向,交流共享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制度创新、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等实践经验;循环经济平行论坛旨在共同探讨循环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助力贯彻落实循环经济助力碳达峰行动要求,打造资源循环利用行业交流平台,营造全社会循环发展良好氛围,全方位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绿色出海平行论坛积极响应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迫切诉求,围绕把握绿色贸易新机遇、洞悉国际贸易合作的绿色新规、推动国际碳市场连接与绿证互认等多个关键方面,邀请政企学研嘉宾展开深入探讨,共商绿色出海发展良策;能源转型平行论坛立足全球视野,聚焦碳中和目标下能源体系变革的战略路径,汇聚专家学者,围绕能源结构系统性重塑、清洁技术革命性突破及全球气候治理协同机制展开深度对话,探讨前沿科技创新与跨界协同,推动绿色科技协同创新。

此外,本届博览会打造“绿色出海”系列品牌活动,搭建跨境服务枢纽。通过平行论坛+《服务指南》+导航图+贸易对接等多种形式,构建覆盖全链条的国际化服务生态,为企业破解出海痛点提供“绿色方案”。

上海省间绿电交易连续三年实现翻番增长

近一年,上海持续探索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朱明林介绍,围绕实现“双碳”目标,上海持续完善政策法规,做好整体谋划和统筹推进。

一是加强法律制度保障。上海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上海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条例》,重点对能源发展、产业结构、生活消费等领域绿色转型作出规范。

二是加大力度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去年8月市政府印发了《上海市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2024-2027)》,积极布局15个重点应用场景,带动绿色低碳技术突破和新兴产业发展。

三是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去年上海组建了绿色低碳供应链链主企业联盟(CN100),推进产品碳足迹标准编制,开展重点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推动本土产品碳足迹数据库建设。

四是推动重大绿电工程前期工作。作为资源输入型城市,上海能源绿色转型需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抓好“一东一西”两大绿电超级工程。一方面向西融入沙戈荒基地战略,蒙电入沪工程已顺利纳规,电源基地方案已上报国家能源局,过江工程也在加快推进;另一方面向东融入海洋强国战略,在崇明东部国管海域布局大型海上风电基地,开发规模430万千瓦的深远海风电一期示范工程,目前正在积极推进送出路由前期工作。

五是持续扩大绿电绿证交易规模。省间绿电交易方面,2024年省间绿电交易51.2亿千瓦时,连续三年实现翻番增长;2025年省间绿电交易已超过60亿千瓦时,较去年又有较大增长;市内绿电交易方面,印发《上海市绿色电力交易实施方案》,2024年11月启动首批市内绿电交易,当年累计成交5000万千瓦时,2025年一季度再成交6亿千瓦时;绿证采购方面,2024年绿证采购突破2200万张,较前一年增长40余倍。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频道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频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5483号-6